师资队伍
教师信息 TEACHERS

谢志浩:漫谈中国人民大学校史(上)

职称/职务:

教育背景/工作经历:

  1934年,成仿吾作为唯一的大学教授,参加了长征★★★。毛公对长征有过论述,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漫漫征途★★,成仿吾正好从事『宣传』和『播种』工作★★,一位大革命时期的大学教授,不抛弃,不放弃,一路走到陕北,堪称长征队伍里面的『特殊独一人』★。

  大家注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于河北,高阳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皆为留法勤工俭学纪念地,首倡者是晚清清流李鸿藻的公子——李石曾,这一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还包括蔡元培,张静江,吴玉章★,老前辈的运筹之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火如荼,开枝散叶,河北,四川,湖南和广东四省,尤为突出。

  不说别的,华北联合大学,那么多师生员工,一日三餐★★,绝非易事!更别说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还在开展教学工作★★★,真可以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结果,湖南大学说★★,湖南大学是千年学府,朱熹在这儿讲过学,北大看着办吧。听说朱熹在那讲过学,看起来超过不了宋代还真不大好办,北大接着往前走★,季羡林、冯友兰两位老夫子,早在1990年之前就议论过,北大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太学,按说★,捯到这个时候了,那些舆论应该能够平息了吧!但是,山东人不干了,很久很久以前,山东有个稷下学宫,这是官立学府,私立学府有孔老夫子所办的学校!听起来是笑谈,其实★★,不能当笑话听★★,世间万事就怕认真二字★★★,山东喜欢出《中国教育史》★,确实有深厚渊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川大学的渊源之一是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吴玉章老先生1922年—1924年担任过两年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因此★★★,四川大学也有吴玉章老辈的塑像。

  不过,各位学友也都知道,母校前些年已度过80华诞,今年(2024年)应该是87华诞★★,也就是说,要从1937年创立的陕北公学算起★!陕北公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源头』,得到母校老师及广大校友的广泛认可,所以,从历史渊源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位校长应该是成仿吾先生!

  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员工★★,听到消息★★,心头不免掠过一丝不安——自陕北公学始★,学校一直是由『成妈妈』担任校长★,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没啥渊源,最后,北方大学一来就当校长,如果非要这么安排,那么,也只好服从大局。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呢★★!

  这里★★,谢学友要做一点自我批评,业余时间描绘百年中国学术地图,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史,便是其中的两个『抓手』。近些年,搜集不少涉及母校的史料★★,尤其是有关吴玉章和郭影秋两位老辈的图书★,可以说见一本淘一本。老友寄送关于华北联合大学的图书,欣慰之余,确实有一点自责,怪自己没有为母校尽到责任!

  实际上★,丁玲还在张家口的时候,就开始酝酿以土地改革为背景的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到一定程度,写不下去了。1947年11月12日攻打石门★★,跟着华北联大从束鹿到石家庄。丁玲来到南二环附近的宋村★★★,带队进行四个月的土改★★★,工作做得实,做得细,获得了一手的资料,终于写下去了★★★。原来以为这部小说在张家口『起头』并在张家口『收尾』,最近才知道,丁玲原来在石家庄完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写作!

  政治学院主要对学员进行短期培训,相当于党校性质,同时,也有一定的军事训练★★;军队的战前动员离不了文艺宣传,大家也都知道★,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精英荟萃,很多人物可以写入『百年中国文艺史』★★★,群星璀璨,盛况空前,比方说贺敬之先生,身体硬朗,依然健在,这都100岁了★;艾青先生,曾经写过“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广为传颂。

  这位就是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合大学的老校长——成仿吾先生!当然★★★,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所述历任校长,第一任校长是德高望重的吴玉章老先生★,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创立之时★,中央任命吴玉章先生为校长★。这一点,事实俱在★★,无可置疑!

  华北联合大学由四个单位组成★,一方面人员数量增多★★★,另一方面学员流动性强,『成妈妈』不可能熟悉所有学员★★★,问及杨展在不在,成仿吾校长不明就里。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的老前辈——何干之先生★★,听到问杨展在不在★,党史权威——何干之先生应该知晓杨展是杨开慧的侄女★★,赶紧把杨展找来,杨展这才见到自己的姑父。属于『革命之家』★★,内侄女千里迢迢来到延安★,殊胜因缘,成为华北联大学员★★!

  ★★★“开国大典”之后,华北大学党委书记——钱俊瑞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则是民主人士——马叙伦★★。大权在握的钱俊瑞,不经意间★★,偶尔流露出哪怕一点点胜利者身上所特有的傲慢与偏见,也会留下历史的硬伤!这里且不说『国统区』的教授★★,党内一位老★★,教育部政治教育专员——王方名就蒙受二十多年的不白之冤!1979年★,钱俊瑞耐心听完曾经的部下——李新梳理王方名冤情的来龙去脉★★★,很诚恳地表示:★★“荒唐!荒唐!我这人竟是这样的荒唐★!让人家受了二十多年的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地区高等院校的顺序为——『人北清师』,即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加以老辈吴玉章掌校,可以说,朝气蓬勃,蒸蒸日上★★。1958年新闻系报刊史教研室主任兼资料室主任——刘爱芝,很想办一个剪报公司,可以说开风气之先★★★,那时候就懂得知识共享★★★,证明老辈有战略远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得到『贵人』支持,于光远先生拿出一万五千元稿费,邓力群批准《红旗》杂志社借给一万元。

  本文系作者2024年12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河北校友会上的讲座整理稿★★,由作者授权首发,转载须获得授权。

  华北大学一方面载歌载舞为吴玉章老先生庆生,一方面欢欣鼓舞迎接全国解放,华北大学,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准备接收北平的高等院校。华北大学入城以后★,接收了铁狮子胡同一号★★★,海运仓,东四胡同六条等多处,铁狮子胡同一号现在为张自忠路三号,段祺瑞执政府大楼的一部分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邢台历史上与北方大学有这种渊源,现在修缮一下★,作为一个纪念场所,同时的话★★★,也作为范文澜老先生的旧居之一,北方大学存续时间颇短,历史不长★,同样★,也是母校的一个重要渊源。

  范文澜先生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书香门第。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既明了旧学问的门径★,还深受新思潮之熏陶★★★,大学毕业后,曾在平津多所高等学府教书育人,比如南开大学,北平师范学,中国大学★★,并与许德珩★,杨秀峰一起成为名震北平的『红色』教授。范文澜先生,国学功底深厚,著有《群经概论》《正史考略》《诸子略义》《文心雕龙注》★,可以说在传统学问的四大部类——经史子集都有着深湛的研究。

  当时,周恩来写信请吴玉章老辈出山,吴玉章老先生说——我一辈子喜欢办教育,我没办过别的!老先生所言极是★,留法勤工俭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都留下老前辈的辛劳和汗水。而且,老前辈也是陕北公学的六位筹备委员之一★,其他五位分别是——林伯渠,徐特立,董必武★,张云逸★★★,成仿吾★★。

  1977年★★★,南京大学胡福明老师给《光明日报》投稿★,其中一篇文稿的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胡福明先生本来是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1955级,1958年北大新闻专业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罗列先生斟酌再三★★★,带着一帮人马过来了★★★,包括『Y派』女生——林Z也过来了★★,她在资料室里边接受『监督改造』★★。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脱胎于燕京大学新闻系★,罗列先生的一个举动★★,接通了燕京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两种新闻学传统!

  天津大学渊源于北洋大学,北洋大学创立于1895年,确实比京师大学堂要早三年,这种情况已然引起北京大学的不快★★★。更有甚者,武汉大学说自己渊源于晚清重臣——张之洞1893年创设的自强书院,北大就『郁闷』——武汉大学凭什么说自己是1893年成立的★★?★★!北大老夫子——季羡林先生就爱往前捯,北大是不是应该从『同文馆』算起★★★?可以追溯到1862年。话说,北大与『同文馆』有何干系★?『同文馆』的功能相当于外语培训学校,这与北大有什么关系★★?但是,老夫子说了,就算北大与『同文馆』没关系,难道与国子监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北大与『国子监』搭上关系,这就长了,这就长了!

  各位学友★★,适才播放的『中国人民大学校歌』开头两句特别好——★★“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成仿吾先生作词★,吕骥先生曲谱的『陕北公学校歌』,现已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大学校歌』,一首流淌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歌曲,穿越时光隧道★,依然散发着经久不息的魅力,绝非偶然。

  学人简介:谢志浩,1965年生于河北束鹿县,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受惠于萧延中先生★★。现任于任教于河北科技大学。

  1946年★★,范文澜先生出任晋冀鲁豫解放区创设的北方大学校长,石家庄解放以后,很快,晋冀鲁豫与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合为一体,中央当时准备让范文澜先生担任华北联大和北方大学合并后的华北大学校长★。

  各位知道俞ZS先生,范文澜先生是俞ZS母亲——范瑾女士的舅舅。绍兴俞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渊源★★,包括台湾地区的俞大维,百年中国史★,政学两界都有这个家族的身影,了不得★。1907年,十四岁的范文澜亲眼目睹『鉴湖女侠』——秋瑾在大通学堂被捕★★★,这一场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范文澜感同身受★★,非常敏锐的历史感,就是这么产生的★。1940年初★★★,范文澜老先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延安,率领佟冬★★★,尹达,金灿然等青年学人编写《中国通史简编》,一根红线贯穿其中★,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

  1948年12月30日★★★,正值吴玉章老先生七十大寿,华北大学的师生员工总想表示一下!诸位知道,曾将五位老前辈——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董必武尊称为『延安五老』★★★。同时的话,曾有决议,不突出个人,强调集体,但也会流露出真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两次为同一人庆生,这位就是革命老前辈——吴玉章先生,由此可见★★★,老辈真的是德高望重★★,有口皆碑!

  范先生既是一位史学家,也是一位经学家,只不过,这位『经学家』别具只眼,与时俱进,成为新史学的一代宗师。范文澜与吴承仕先生★,有着相似的学思脉络和心路历程。

  诸位知道,一般高等学府,师生关系再亲密,也难以出现,晚上校长深入宿舍★★,给学生掖被窝的情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宿舍流淌着北京大学那种自由散漫的氛围。汪曾祺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就曾睡在大通铺上★★,除了老乡和交好的同学,四年下来★★,也未必认全,因为,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领地』★★★,塑造着自由主义的『个性』;陕北公学的宿舍风格★★,与之对照,怕是迥然不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似乎在塑造着集体主义的『共性』★。两种风格★,各有千秋★★,不过,可以指出一点,1949年以后★★,『延安窑洞』集体主义的宿舍风格覆盖了『西南联大』自由主义的宿舍风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堪称一篇经典文献★,报春第一枝!十分欣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师生战斗在解放思想的第一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乃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三位主要作者——胡福明,吴江,孙长江,皆与中国人民大学有深厚渊源。

  华北联合大学甫一成立★★,便奉命择机前往将军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也就是阜平县城南庄这一块儿。过来送行★★,谁也没想到,一上来就问『杨展』在不在?成仿吾有『妈妈校长』之称★,『妈妈校长』的称呼怎么来的?陕北公学的学生★★★,其实也是战士,有的还小,也才十六七岁,晚上睡觉,蹬被子怎么办?成仿吾校长晚上查哨,还会深入窑洞帮睡相不好的战士掖被子★★★,一位学员感动之余,给成校长写信——成校长您就是我的『妈妈』★★★,言外之意,可以说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

  华北联大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相互依托,相互配合★★。1945年★★,晋察冀边区平北军分区段苏权部攻占张家口★,因此,华北联大由农村到城市,进驻张家口。1946年10月华北联大从张家口撤出,为了行军之便,改称『平原宣教团』,直奔东南方向,最后,到达束鹿★★★!

  诸位发现没有★,一些学府过了90年校庆,间隔没有十年★★,就要过110周年校庆,这让老校友情何以堪!齐白石先生过生日,那些坎儿,都不过,老先生迷信,但★,不算离谱。一位文史学者——文怀沙先生,为了能傍上章太炎先生★★★,喜好把年龄往大里说,这种作派,没多大意思★,受到学界诟病★★!一所著名学府★,国内外观瞻所系,随意拉长校史,似乎,越往前捯,越有自信!其实。只是混一个老资格而已★★!扪心自问,捯那么长干嘛?实在一点,坦诚一点,该有多好!

  新旧转换的历史性时刻★★★,不曾在高等学府教过书的钱俊瑞,风云际会,一度成为北平文管会主任★★,负责平津地区高等学府的『关停并转』★★★。可以这么说★★,钱俊瑞的工作塑造了开国之初高等教育的生态和格局★!也就是说★★★,梳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渊源与流变,探讨其中的成败与得失,无论如何★,钱俊瑞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WG”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撤销,既有军事机关的奉命『进驻』,也有地方部门的依法『划拨』,大华衬衫厂占用校园达8000多平方米。1985年谢学友入学时★★★,记得东大门就在大华衬衫厂南边,依然还是复校时的样子。1987年,新校门落成,往南移动了不少★。

  1939年华北联合大学已经到晋察冀城南庄这一块了,反映当时历史的图像没有找着,权且放一张创校一周年的照片,当实★,华北联大此时已离开阜平,来到平山。华北联合大学的校长依然是成仿吾先生。1937至1948年,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大在十一年间★,颠沛流离,甘苦备尝★★,昔日『创造社』的健将——成仿吾校长为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大★★★,注入了灵魂!

  据说1977级★★★,1978级学长★★★,当时佩戴有『英明LX』题字的校徽★★,证明怎么样?当时领导人对学校寄望甚殷。试问,“WG”不终结★★★,中国人民大学能不能得到恢复?只有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历史来到了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才得以复建!

  战火纷飞的年代,非常之冷静,非常之理性:既然议论纷纷★★,群众有意见,那就从『革命五老』——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里面找一位当校长,最后怎么样?大家都说好★。吴玉章先生担任华北大学的校长,心悦诚服。

  1939年7月7日抗战两周年之际,陕北公学奉命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与部会齐★★,这个时候再叫陕北公学★★★,当然不合时宜了,应该称之为——华北联合大学。

  中国人喜欢摆老资格★★★,几所大学老爱往前捯。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给北大庆生★★,结果,引发其他高等学府的校庆热潮★。最有意思的是★★,不少学校的历史超过了北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华北大学的学长——戴逸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北平★★,并于1950年10月3日在铁狮子胡同一号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1957年以后★★,戴逸先生一直住在铁狮子胡同,晚年★★,住在段祺瑞执政府时期的『门房』。戴逸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2024年1月24日仙逝后★★★,谢学友通过视频号——『浩叨叨』★★★,录制九个视频★,追忆戴逸先生。铁狮子胡同一号,原来是清朝一位亲王的故居,后改建为海军部和陆军部,吴玉章老校长,曾经在这里春风化雨,就不细说了★★。

  诸位学友知道,陕北公学创建于1937年,正逢抗战的紧要关头。华北★★,华东,华南,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霎时,凤凰岭上★★,宝塔山下,延河岸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如何将热血青年有效组织起来,建立一所与『抗日军政大学』有别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源头』——陕北公学就这样诞生了。陕北公学的成立,令毛润之兴奋不已,两年之内来校演讲达十一次之多!

  1948年8月24号在正定天主堂★,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举办盛大典礼,欢庆华北大学的诞生!正如朱石明学友所言★,华北大学校址★,现今为中国人民第256医院。华北大学一成立★★,就开始谋划对北平高等学府的接收工作!

  十分感念刘月惠学友的雅意★★,主持人马晓春学友的美言,让我乐开了花★★★,中国人民大学在冀校友汇聚一堂★,谢学友(注:作者自称)权且作一次★★“导游”★★★,带着诸位学友穿越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起重温母校的『校史』,梳理曾在太行山上,华北平原留下的足迹,体会一所战火中诞生的大学那些与生俱来的苦难与光荣★,奋斗与牺牲!个中意涵★★★,弥足珍贵★★!

  1977年,胡公主持中央党校期间,创办了一个杂志——《理论动态》★★,还搞了一个『理论研究室』,『理论研究室』负责人吴江先生★,1957年到1959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吴江曾是陕公的学生★,也与华北联大有着殊胜因缘★。

  《光明日报》编辑部在来稿中发现胡福明所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颇有价值,将题目修改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但是,又不大放心,于是,把稿件送到中央党校。中央党校原本准备让孙长江挥动如椽巨笔撰写雄文,一看《光明日报》送来的文稿,退而求其次★,决定在原稿基础上进行修改★,最后★★★,原稿可用之处★,也就三分之一,尤其是醒目的题目★★★,知识产权应该归吴江和孙长江所有!

  其实,不然。犹如草蛇灰线,一直没有中断。民间学者——张在军先生,痴迷于抗战时期中国高等学府的渊源与流变的研究,曾经写过《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1937—1946)》《西北联大:抗日烽火中一段传奇》《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等十多部著作★。尤为令人感动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今年出版了由百岁文化老人,《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先生作序的《流动的大学★:华北联大1939—1948》★★。

  吴玉章老辈是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开拓者★★★,大家知道的有、陈毅★、★★,湖南有徐特立,蔡葛健豪★★,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富春。河北也挺多,但是★★★,到了法国『乐不思蜀』★,老乡入乡问俗,发现法国人也可以吃豆腐,于是开始做豆腐,一部分河北老乡,成为旅法华侨★。当然,还有一部分回来啦,刘清扬★★,郭隆真★★★,还有成为著名学者的张若名,杨堃★★,这里不表★!

  成仿吾校长★★★,既有浪漫主义情怀,也有现实主义精神。抗战爆发之际成立的陕北公学称得上革命熔炉,培养大批『三杆子』人才——笔杆子,枪杆子,锄杆子。陕北公学『开学第一课』★,便是给学员发一把锄头★★★,自己动手,开掘窑洞,生产劳动★★,行军打仗★★★,读书写作,样样在行!因此,陕北公学的师生员工既是上下级的关系★★,也是亲密的关系★。

  老校长就是这样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走过漫漫长征路,终于到达延安,1937年,创建陕北公学,也就两年时间,就升级为由四个单位构成的华北联合大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跋涉三千多里,最终到达晋察冀边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曾甘苦备尝★★★,但★,毕竟分别在兰州和昆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营盘!华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相比,就生存境遇而言,可以说万分艰难★,因为,一直没有据点,居无定所★★★,辗转漂泊,属于一所十分罕见的『流动大学』。

  成仿吾先生一生所为何来★,他为什么而来★★★?为了创建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而来★★★。一生之中★,人应有使命意识★★★,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文化自觉★★★。曾担任广东大学教授的成仿吾先生,大革命失败后,转道日本,前往浪漫之都——巴黎★★★,加入中国,并主编红色刊物——《赤光》,1931年,回归故国,前往鄂豫皖根据地,因与张国T有工作往来★★★,多少年后,写过一本书——《记叛徒张国T》。

  本人与母校★★,可谓殊胜因缘★,为啥★★★?因为出生之前十九年★★★,学校曾经驻扎在我的老家。党史学科的开创者——何干之先生★★,胡华先生在过束鹿,还有听课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刘炼老师,刘炼老师和何干之先生从束鹿来到正定后,由相识到相爱★,最后★,结为伴侣★!曾经主编过《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宋涛先生,货币银行学权威——老校长黄达先生,可以说★,中国人民大学元老级的人物★★★,好多人都在束鹿待过。

  孙长江老师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研习历史,1955年毕业以后分配担任哲学老师,王俊义老师的学术路径与孙长江学长★,十分相似★★,也是从历史跳到了哲学。孙长江从1955年到1972年,虽说当了十七年老师,下乡,社教,干校,消磨了不少时间★★★。1973年—1983年十年间,孙长江一直在政治的钢丝绳上荡悠悠,先是在国务院科教组编辑《教育革命通讯》(《人民教育》的前身),后到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一方面发挥了才情★,同时,又曾经历惊涛骇浪,好在有惊无险,平安落地,委身于北京最小的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最讲究『实事求是』,因为★,咱们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这里补充一句,罗国杰先生出任副校长时,提议将『实事求是』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中国人民大学渊源于1937年创立的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最实在★★,就是1937年,绝对不会往前捯了。

  华北联合大学为什么要从张家口撤到束鹿?想来★★★,不外乎两方面,群众基础比较好★★,统治相对薄弱★★。当时,束鹿县府设在新城,当然比『新城』更老的县城是——『旧城』★★。辛集皮毛闻名已久,但,1949年以后,才成为县府所在地。华北联合大学驻扎在『新城』的城郊——前杜科★★★,后杜科★★,大李庄,常家屯★★★,董家屯★,路过村,以及圈头村★★。据说,校部设在大李庄,政治学院在前★★★、后杜科★★★,教育学院在常家屯,董家屯★★,文艺学院在小李家庄,贾家庄,外语学院在路过村和圈头村。

  诸位知道,郭沫若先生与周树人先生一样,曾是医学生。成仿吾先生也是『跨』专业,只不过,跨的步伐更大而已★★!成仿吾校长早年在日本学的什么?论持久战,他最合适★,为什么,学的兵工★★★,学的兵器,回国以后★,一度担任黄埔军校兵器处处长,掌管武器库★,这个非常厉害。山西有一所中北大学★,晋察冀时期有着武器修理这方面的渊源。老先生本来作为一位武人,应该成为一位将军,大时代的激发之下,弃『武』从『文』★,成为『创造社』的一位健将,非常了不得★!

  成仿吾老前辈1984年去世之前,回首来路,感慨良多——“我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文化人到革命战士★★”★★★!成仿吾老校长担得起『革命文学』和『革命战士』沉甸甸的内涵★★★。谢学友知道成仿吾先生之大名是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郭沫若先生连在一起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处于文艺复兴时代★★,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创造社』的三位健将★★★,犹如天马行空,横空出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人民大学在冀校友甲辰雅集演讲,音频整理:李云飞★★★;文字校订:焦浩楠★★★,2025年1月22日)

  石家庄解放以后,华北联合大学来到正定,1948年,酝酿把在邢台的北方大学与在正定的华北联合大学合并在一起,这样,无形之中★,中国人民大学就多了一个渊源★★★,这是范文澜先生担任校长的北方大学★★。兼容并包,有容乃大。

  二十多年来,谢学友致力于描绘当代中国学术地图,也就是说,梳理学术脉络时★,应当注意四个面相——汉学与宋学★★,中学与西学★★★,家学与师承★★,官学与私学。这里想就官学与私学谈一点浅见,历史的纤绳荡悠悠,『学在官府』与『学在民间』两种传统★,源远流长,经常呈现『零和博弈』——干强枝弱★★★,则表现在『学在官府』★★,枝强干弱,则表现为『学在民间』,葛剑雄先生曾以『统一与分裂』为指标分析中国的思想的生态★★。民国政治呈现『干弱枝强』★★★,『学在民间』的风气很盛,新中国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干强枝弱』,『学在民间』的传统,一段时间,似已绝迹!

  中国人民大学在冀校友 2024年会★,选在这个日子★,十分合宜。前两天——12月26日是毛润之诞辰,后两天——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先生诞辰★★★,这个时间非常好,真的是殊胜因缘。毛润之对陕北公学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那个时候正在酝酿《论持久战》,思考并解答——中国何以不会亡?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南京大学的胡福明老师慢慢成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一作者,以至于大家淡忘了吴江和孙长江两位先生★。这篇经典文献的知识产权,一个人也好,三个人也罢,吴江,孙长江★★,胡福明★★★,都与中国人民大学有殊胜的因缘。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要比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短四十来年★,但是,并不寻常,同样经历了光辉岁月★★★!陕北公学包括后来的华北联大★,一直由成仿吾先生主持校务,石家庄解放以后,华北联大进驻正定★★★,1948年,邢台的北方大学奉命进驻正定。两所学校合并之前,当时拟定的校长是一位老先生,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范文澜与郭沫若、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并称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谢学友习惯称为『五朵金花』。

  吴江,孙长江,胡福明,三位先生,不是把『实事求是』视为空洞的口号★,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犹如一艘马力十足的破冰船★★★,冲掘旧思想之藩篱,可以说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了不得。

  陕北公学是延安特区继抗日军政大学之后被中华民国政府所承认的第二所高等学府★★,后来的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建了不少高等学府,比如★★★,鲁迅艺术学院。对鲁迅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认为大先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特殊独一人,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为了纪念鲁迅,因此,创设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个单位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这是1939年的事情。

  抗日战争期间涌现的联合大学,命中注定,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最后实在走不动了★,西北联大的师范学院就扎根兰州了,就因为有这么一段当身际遇,西北师范大学取得了与北京师范大学同一天举办校庆的资格,为什么?因为它有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渊源。那时候不叫『北京师范大学』★★★,而称『北平师范大学』★★,但是,这个学脉,这个校史★★,北京师范大学也认可。西北师大,实际时间并不长★★,但是它能往前捯★。

  上图从左至右,第一位范文澜先生,北方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第二位老前辈吴玉章先生,华北大学校长★★★;第三位成仿吾先生,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第四位,华北大学党委书记、教务长兼一部主任——钱俊瑞★★。钱俊瑞曾经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无锡民众教育学院,钱俊瑞学问起步于陈翰笙先生主持的『无锡社会经济调查』,新四军时期九死一生,劫后余生。

  『创造社』乃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之一,与之相照应,此前,还有一个『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本着现实主义理念,『创造社』本着浪漫主义理念,郭沫若,郁达夫两位先生,将生活情调与文学写作融为一体,非常之浪漫。『创造社』的健将皆有留学日本的当身际遇,老辈成仿吾★★★,曾在日本留学长达十一年!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三位有志于文学的青年,与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特殊独一人——周树人先生,殊途同归,最后把启蒙当作自己的志业!

  各位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其实有三所联合大学,现在最知名的就是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其实★★★,西北大地还有一所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合并而成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辗转陕甘★★★,落脚兰州★,『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为甘肃兰州留下一所『西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云南昆明留下了一所『云南师范大学』★;陕北公学转型升级的华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呈三足鼎立之势,『华北联合大学』把薪火传给了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一所学府担得起这样的称誉,既能载入史册★★★,又与时代同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友,与有荣焉!陕北公学的校训★★,八字方针——忠诚、团结、紧张★★★、活泼★★。

  1934年,成仿吾作为唯一的大学教授,参加了长征★★★。毛公对长征有过论述,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漫漫征途★★,成仿吾正好从事『宣传』和『播种』工作★★,一位大革命时期的大学教授,不抛弃,不放弃,一路走到陕北,堪称长征队伍里面的『特殊独一人』★。

  大家注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于河北,高阳布里村,保定育德中学★,皆为留法勤工俭学纪念地,首倡者是晚清清流李鸿藻的公子——李石曾,这一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还包括蔡元培,张静江,吴玉章★,老前辈的运筹之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火如荼,开枝散叶,河北,四川,湖南和广东四省,尤为突出。

  不说别的,华北联合大学,那么多师生员工,一日三餐★★,绝非易事!更别说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还在开展教学工作★★★,真可以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结果,湖南大学说★★,湖南大学是千年学府,朱熹在这儿讲过学,北大看着办吧。听说朱熹在那讲过学,看起来超过不了宋代还真不大好办,北大接着往前走★,季羡林、冯友兰两位老夫子,早在1990年之前就议论过,北大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太学,按说★,捯到这个时候了,那些舆论应该能够平息了吧!但是,山东人不干了,很久很久以前,山东有个稷下学宫,这是官立学府,私立学府有孔老夫子所办的学校!听起来是笑谈,其实★★,不能当笑话听★★,世间万事就怕认真二字★★★,山东喜欢出《中国教育史》★,确实有深厚渊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川大学的渊源之一是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吴玉章老先生1922年—1924年担任过两年的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因此★★★,四川大学也有吴玉章老辈的塑像。

  不过,各位学友也都知道,母校前些年已度过80华诞,今年(2024年)应该是87华诞★★,也就是说,要从1937年创立的陕北公学算起★!陕北公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源头』,得到母校老师及广大校友的广泛认可,所以,从历史渊源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位校长应该是成仿吾先生!

  华北联合大学师生员工★★,听到消息★★,心头不免掠过一丝不安——自陕北公学始★,学校一直是由『成妈妈』担任校长★,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没啥渊源,最后,北方大学一来就当校长,如果非要这么安排,那么,也只好服从大局。是不是还有更好的选择呢★★!

  这里★★,谢学友要做一点自我批评,业余时间描绘百年中国学术地图,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史,便是其中的两个『抓手』。近些年,搜集不少涉及母校的史料★★,尤其是有关吴玉章和郭影秋两位老辈的图书★,可以说见一本淘一本。老友寄送关于华北联合大学的图书,欣慰之余,确实有一点自责,怪自己没有为母校尽到责任!

  实际上★,丁玲还在张家口的时候,就开始酝酿以土地改革为背景的长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到一定程度,写不下去了。1947年11月12日攻打石门★★,跟着华北联大从束鹿到石家庄。丁玲来到南二环附近的宋村★★★,带队进行四个月的土改★★★,工作做得实,做得细,获得了一手的资料,终于写下去了★★★。原来以为这部小说在张家口『起头』并在张家口『收尾』,最近才知道,丁玲原来在石家庄完成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写作!

  政治学院主要对学员进行短期培训,相当于党校性质,同时,也有一定的军事训练★★;军队的战前动员离不了文艺宣传,大家也都知道★,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精英荟萃,很多人物可以写入『百年中国文艺史』★★★,群星璀璨,盛况空前,比方说贺敬之先生,身体硬朗,依然健在,这都100岁了★;艾青先生,曾经写过“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广为传颂。

  这位就是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合大学的老校长——成仿吾先生!当然★★★,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所述历任校长,第一任校长是德高望重的吴玉章老先生★,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创立之时★,中央任命吴玉章先生为校长★。这一点,事实俱在★★,无可置疑!

  华北联合大学由四个单位组成★,一方面人员数量增多★★★,另一方面学员流动性强,『成妈妈』不可能熟悉所有学员★★★,问及杨展在不在,成仿吾校长不明就里。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的老前辈——何干之先生★★,听到问杨展在不在★,党史权威——何干之先生应该知晓杨展是杨开慧的侄女★★,赶紧把杨展找来,杨展这才见到自己的姑父。属于『革命之家』★★,内侄女千里迢迢来到延安★,殊胜因缘,成为华北联大学员★★!

  ★★★“开国大典”之后,华北大学党委书记——钱俊瑞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则是民主人士——马叙伦★★。大权在握的钱俊瑞,不经意间★★,偶尔流露出哪怕一点点胜利者身上所特有的傲慢与偏见,也会留下历史的硬伤!这里且不说『国统区』的教授★★,党内一位老★★,教育部政治教育专员——王方名就蒙受二十多年的不白之冤!1979年★,钱俊瑞耐心听完曾经的部下——李新梳理王方名冤情的来龙去脉★★★,很诚恳地表示:★★“荒唐!荒唐!我这人竟是这样的荒唐★!让人家受了二十多年的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地区高等院校的顺序为——『人北清师』,即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加以老辈吴玉章掌校,可以说,朝气蓬勃,蒸蒸日上★★。1958年新闻系报刊史教研室主任兼资料室主任——刘爱芝,很想办一个剪报公司,可以说开风气之先★★★,那时候就懂得知识共享★★★,证明老辈有战略远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得到『贵人』支持,于光远先生拿出一万五千元稿费,邓力群批准《红旗》杂志社借给一万元。

  本文系作者2024年12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河北校友会上的讲座整理稿★★,由作者授权首发,转载须获得授权。

  华北大学一方面载歌载舞为吴玉章老先生庆生,一方面欢欣鼓舞迎接全国解放,华北大学,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准备接收北平的高等院校。华北大学入城以后★,接收了铁狮子胡同一号★★★,海运仓,东四胡同六条等多处,铁狮子胡同一号现在为张自忠路三号,段祺瑞执政府大楼的一部分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邢台历史上与北方大学有这种渊源,现在修缮一下★,作为一个纪念场所,同时的话★★★,也作为范文澜老先生的旧居之一,北方大学存续时间颇短,历史不长★,同样★,也是母校的一个重要渊源。

  范文澜先生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书香门第。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既明了旧学问的门径★,还深受新思潮之熏陶★★★,大学毕业后,曾在平津多所高等学府教书育人,比如南开大学,北平师范学,中国大学★★,并与许德珩★,杨秀峰一起成为名震北平的『红色』教授。范文澜先生,国学功底深厚,著有《群经概论》《正史考略》《诸子略义》《文心雕龙注》★,可以说在传统学问的四大部类——经史子集都有着深湛的研究。

  当时,周恩来写信请吴玉章老辈出山,吴玉章老先生说——我一辈子喜欢办教育,我没办过别的!老先生所言极是★,留法勤工俭学★,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都留下老前辈的辛劳和汗水。而且,老前辈也是陕北公学的六位筹备委员之一★,其他五位分别是——林伯渠,徐特立,董必武★,张云逸★★★,成仿吾★★。

  1977年★★★,南京大学胡福明老师给《光明日报》投稿★,其中一篇文稿的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胡福明先生本来是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1955级,1958年北大新闻专业合并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罗列先生斟酌再三★★★,带着一帮人马过来了★★★,包括『Y派』女生——林Z也过来了★★,她在资料室里边接受『监督改造』★★。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脱胎于燕京大学新闻系★,罗列先生的一个举动★★,接通了燕京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两种新闻学传统!

  天津大学渊源于北洋大学,北洋大学创立于1895年,确实比京师大学堂要早三年,这种情况已然引起北京大学的不快★★★。更有甚者,武汉大学说自己渊源于晚清重臣——张之洞1893年创设的自强书院,北大就『郁闷』——武汉大学凭什么说自己是1893年成立的★★?★★!北大老夫子——季羡林先生就爱往前捯,北大是不是应该从『同文馆』算起★★★?可以追溯到1862年。话说,北大与『同文馆』有何干系★?『同文馆』的功能相当于外语培训学校,这与北大有什么关系★★?但是,老夫子说了,就算北大与『同文馆』没关系,难道与国子监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北大与『国子监』搭上关系,这就长了,这就长了!

  各位学友★★,适才播放的『中国人民大学校歌』开头两句特别好——★★“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成仿吾先生作词★,吕骥先生曲谱的『陕北公学校歌』,现已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大学校歌』,一首流淌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歌曲,穿越时光隧道★,依然散发着经久不息的魅力,绝非偶然。

  学人简介:谢志浩,1965年生于河北束鹿县,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受惠于萧延中先生★★。现任于任教于河北科技大学。

  1946年★★,范文澜先生出任晋冀鲁豫解放区创设的北方大学校长,石家庄解放以后,很快,晋冀鲁豫与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合为一体,中央当时准备让范文澜先生担任华北联大和北方大学合并后的华北大学校长★。

  各位知道俞ZS先生,范文澜先生是俞ZS母亲——范瑾女士的舅舅。绍兴俞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渊源★★,包括台湾地区的俞大维,百年中国史★,政学两界都有这个家族的身影,了不得★。1907年,十四岁的范文澜亲眼目睹『鉴湖女侠』——秋瑾在大通学堂被捕★★★,这一场景,历历在目,挥之不去,范文澜感同身受★★,非常敏锐的历史感,就是这么产生的★。1940年初★★★,范文澜老先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延安,率领佟冬★★★,尹达,金灿然等青年学人编写《中国通史简编》,一根红线贯穿其中★,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

  1948年12月30日★★★,正值吴玉章老先生七十大寿,华北大学的师生员工总想表示一下!诸位知道,曾将五位老前辈——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董必武尊称为『延安五老』★★★。同时的话,曾有决议,不突出个人,强调集体,但也会流露出真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两次为同一人庆生,这位就是革命老前辈——吴玉章先生,由此可见★★★,老辈真的是德高望重★★,有口皆碑!

  范先生既是一位史学家,也是一位经学家,只不过,这位『经学家』别具只眼,与时俱进,成为新史学的一代宗师。范文澜与吴承仕先生★,有着相似的学思脉络和心路历程。

  诸位知道,一般高等学府,师生关系再亲密,也难以出现,晚上校长深入宿舍★★,给学生掖被窝的情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宿舍流淌着北京大学那种自由散漫的氛围。汪曾祺先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就曾睡在大通铺上★★,除了老乡和交好的同学,四年下来★★,也未必认全,因为,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领地』★★★,塑造着自由主义的『个性』;陕北公学的宿舍风格★★,与之对照,怕是迥然不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似乎在塑造着集体主义的『共性』★。两种风格★,各有千秋★★,不过,可以指出一点,1949年以后★★,『延安窑洞』集体主义的宿舍风格覆盖了『西南联大』自由主义的宿舍风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堪称一篇经典文献★,报春第一枝!十分欣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师生战斗在解放思想的第一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乃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三位主要作者——胡福明,吴江,孙长江,皆与中国人民大学有深厚渊源。

  华北联合大学甫一成立★★,便奉命择机前往将军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也就是阜平县城南庄这一块儿。过来送行★★,谁也没想到,一上来就问『杨展』在不在?成仿吾有『妈妈校长』之称★,『妈妈校长』的称呼怎么来的?陕北公学的学生★★★,其实也是战士,有的还小,也才十六七岁,晚上睡觉,蹬被子怎么办?成仿吾校长晚上查哨,还会深入窑洞帮睡相不好的战士掖被子★★★,一位学员感动之余,给成校长写信——成校长您就是我的『妈妈』★★★,言外之意,可以说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

  华北联大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相互依托,相互配合★★。1945年★★,晋察冀边区平北军分区段苏权部攻占张家口★,因此,华北联大由农村到城市,进驻张家口。1946年10月华北联大从张家口撤出,为了行军之便,改称『平原宣教团』,直奔东南方向,最后,到达束鹿★★★!

  诸位发现没有★,一些学府过了90年校庆,间隔没有十年★★,就要过110周年校庆,这让老校友情何以堪!齐白石先生过生日,那些坎儿,都不过,老先生迷信,但★,不算离谱。一位文史学者——文怀沙先生,为了能傍上章太炎先生★★★,喜好把年龄往大里说,这种作派,没多大意思★,受到学界诟病★★!一所著名学府★,国内外观瞻所系,随意拉长校史,似乎,越往前捯,越有自信!其实。只是混一个老资格而已★★!扪心自问,捯那么长干嘛?实在一点,坦诚一点,该有多好!

  新旧转换的历史性时刻★★★,不曾在高等学府教过书的钱俊瑞,风云际会,一度成为北平文管会主任★★,负责平津地区高等学府的『关停并转』★★★。可以这么说★★,钱俊瑞的工作塑造了开国之初高等教育的生态和格局★!也就是说★★★,梳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渊源与流变,探讨其中的成败与得失,无论如何★,钱俊瑞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WG”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撤销,既有军事机关的奉命『进驻』,也有地方部门的依法『划拨』,大华衬衫厂占用校园达8000多平方米。1985年谢学友入学时★★★,记得东大门就在大华衬衫厂南边,依然还是复校时的样子。1987年,新校门落成,往南移动了不少★。

  1939年华北联合大学已经到晋察冀城南庄这一块了,反映当时历史的图像没有找着,权且放一张创校一周年的照片,当实★,华北联大此时已离开阜平,来到平山。华北联合大学的校长依然是成仿吾先生。1937至1948年,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大在十一年间★,颠沛流离,甘苦备尝★★,昔日『创造社』的健将——成仿吾校长为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大★★★,注入了灵魂!

  据说1977级★★★,1978级学长★★★,当时佩戴有『英明LX』题字的校徽★★,证明怎么样?当时领导人对学校寄望甚殷。试问,“WG”不终结★★★,中国人民大学能不能得到恢复?只有拨乱反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历史来到了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才得以复建!

  战火纷飞的年代,非常之冷静,非常之理性:既然议论纷纷★★,群众有意见,那就从『革命五老』——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里面找一位当校长,最后怎么样?大家都说好★。吴玉章先生担任华北大学的校长,心悦诚服。

  1939年7月7日抗战两周年之际,陕北公学奉命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与部会齐★★,这个时候再叫陕北公学★★★,当然不合时宜了,应该称之为——华北联合大学。

  中国人喜欢摆老资格★★★,几所大学老爱往前捯。1998年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给北大庆生★★,结果,引发其他高等学府的校庆热潮★。最有意思的是★★,不少学校的历史超过了北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华北大学的学长——戴逸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北平★★,并于1950年10月3日在铁狮子胡同一号参加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1957年以后★★,戴逸先生一直住在铁狮子胡同,晚年★★,住在段祺瑞执政府时期的『门房』。戴逸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2024年1月24日仙逝后★★★,谢学友通过视频号——『浩叨叨』★★★,录制九个视频★,追忆戴逸先生。铁狮子胡同一号,原来是清朝一位亲王的故居,后改建为海军部和陆军部,吴玉章老校长,曾经在这里春风化雨,就不细说了★★。

  诸位学友知道,陕北公学创建于1937年,正逢抗战的紧要关头。华北★★,华东,华南,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霎时,凤凰岭上★★,宝塔山下,延河岸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如何将热血青年有效组织起来,建立一所与『抗日军政大学』有别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的『源头』——陕北公学就这样诞生了。陕北公学的成立,令毛润之兴奋不已,两年之内来校演讲达十一次之多!

  1948年8月24号在正定天主堂★,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举办盛大典礼,欢庆华北大学的诞生!正如朱石明学友所言★,华北大学校址★,现今为中国人民第256医院。华北大学一成立★★,就开始谋划对北平高等学府的接收工作!

  十分感念刘月惠学友的雅意★★,主持人马晓春学友的美言,让我乐开了花★★★,中国人民大学在冀校友汇聚一堂★,谢学友(注:作者自称)权且作一次★★“导游”★★★,带着诸位学友穿越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起重温母校的『校史』,梳理曾在太行山上,华北平原留下的足迹,体会一所战火中诞生的大学那些与生俱来的苦难与光荣★,奋斗与牺牲!个中意涵★★★,弥足珍贵★★!

  1977年,胡公主持中央党校期间,创办了一个杂志——《理论动态》★★,还搞了一个『理论研究室』,『理论研究室』负责人吴江先生★,1957年到1959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吴江曾是陕公的学生★,也与华北联大有着殊胜因缘★。

  《光明日报》编辑部在来稿中发现胡福明所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颇有价值,将题目修改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但是,又不大放心,于是,把稿件送到中央党校。中央党校原本准备让孙长江挥动如椽巨笔撰写雄文,一看《光明日报》送来的文稿,退而求其次★,决定在原稿基础上进行修改★,最后★★★,原稿可用之处★,也就三分之一,尤其是醒目的题目★★★,知识产权应该归吴江和孙长江所有!

  其实,不然。犹如草蛇灰线,一直没有中断。民间学者——张在军先生,痴迷于抗战时期中国高等学府的渊源与流变的研究,曾经写过《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1937—1946)》《西北联大:抗日烽火中一段传奇》《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等十多部著作★。尤为令人感动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今年出版了由百岁文化老人,《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先生作序的《流动的大学★:华北联大1939—1948》★★。

  吴玉章老辈是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开拓者★★★,大家知道的有、陈毅★、★★,湖南有徐特立,蔡葛健豪★★,蔡和森,蔡畅,向警予★★★,李富春。河北也挺多,但是★★★,到了法国『乐不思蜀』★,老乡入乡问俗,发现法国人也可以吃豆腐,于是开始做豆腐,一部分河北老乡,成为旅法华侨★。当然,还有一部分回来啦,刘清扬★★,郭隆真★★★,还有成为著名学者的张若名,杨堃★★,这里不表★!

  成仿吾校长★★★,既有浪漫主义情怀,也有现实主义精神。抗战爆发之际成立的陕北公学称得上革命熔炉,培养大批『三杆子』人才——笔杆子,枪杆子,锄杆子。陕北公学『开学第一课』★,便是给学员发一把锄头★★★,自己动手,开掘窑洞,生产劳动★★,行军打仗★★★,读书写作,样样在行!因此,陕北公学的师生员工既是上下级的关系★★,也是亲密的关系★。

  老校长就是这样的人,历经千辛万苦,走过漫漫长征路,终于到达延安,1937年,创建陕北公学,也就两年时间,就升级为由四个单位构成的华北联合大学★,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跋涉三千多里,最终到达晋察冀边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也曾甘苦备尝★★★,但★,毕竟分别在兰州和昆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营盘!华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和西北联合大学相比,就生存境遇而言,可以说万分艰难★,因为,一直没有据点,居无定所★★★,辗转漂泊,属于一所十分罕见的『流动大学』。

  成仿吾先生一生所为何来★,他为什么而来★★★?为了创建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而来★★★。一生之中★,人应有使命意识★★★,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文化自觉★★★。曾担任广东大学教授的成仿吾先生,大革命失败后,转道日本,前往浪漫之都——巴黎★★★,加入中国,并主编红色刊物——《赤光》,1931年,回归故国,前往鄂豫皖根据地,因与张国T有工作往来★★★,多少年后,写过一本书——《记叛徒张国T》。

  本人与母校★★,可谓殊胜因缘★,为啥★★★?因为出生之前十九年★★★,学校曾经驻扎在我的老家。党史学科的开创者——何干之先生★★,胡华先生在过束鹿,还有听课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刘炼老师,刘炼老师和何干之先生从束鹿来到正定后,由相识到相爱★,最后★,结为伴侣★!曾经主编过《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宋涛先生,货币银行学权威——老校长黄达先生,可以说★,中国人民大学元老级的人物★★★,好多人都在束鹿待过。

  孙长江老师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研习历史,1955年毕业以后分配担任哲学老师,王俊义老师的学术路径与孙长江学长★,十分相似★★,也是从历史跳到了哲学。孙长江从1955年到1972年,虽说当了十七年老师,下乡,社教,干校,消磨了不少时间★★★。1973年—1983年十年间,孙长江一直在政治的钢丝绳上荡悠悠,先是在国务院科教组编辑《教育革命通讯》(《人民教育》的前身),后到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一方面发挥了才情★,同时,又曾经历惊涛骇浪,好在有惊无险,平安落地,委身于北京最小的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最讲究『实事求是』,因为★,咱们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这里补充一句,罗国杰先生出任副校长时,提议将『实事求是』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中国人民大学渊源于1937年创立的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最实在★★,就是1937年,绝对不会往前捯了。

  华北联合大学为什么要从张家口撤到束鹿?想来★★★,不外乎两方面,群众基础比较好★★,统治相对薄弱★★。当时,束鹿县府设在新城,当然比『新城』更老的县城是——『旧城』★★。辛集皮毛闻名已久,但,1949年以后,才成为县府所在地。华北联合大学驻扎在『新城』的城郊——前杜科★★★,后杜科★★,大李庄,常家屯★★★,董家屯★,路过村,以及圈头村★★。据说,校部设在大李庄,政治学院在前★★★、后杜科★★★,教育学院在常家屯,董家屯★★,文艺学院在小李家庄,贾家庄,外语学院在路过村和圈头村。

  诸位知道,郭沫若先生与周树人先生一样,曾是医学生。成仿吾先生也是『跨』专业,只不过,跨的步伐更大而已★★!成仿吾校长早年在日本学的什么?论持久战,他最合适★,为什么,学的兵工★★★,学的兵器,回国以后★,一度担任黄埔军校兵器处处长,掌管武器库★,这个非常厉害。山西有一所中北大学★,晋察冀时期有着武器修理这方面的渊源。老先生本来作为一位武人,应该成为一位将军,大时代的激发之下,弃『武』从『文』★,成为『创造社』的一位健将,非常了不得★!

  成仿吾老前辈1984年去世之前,回首来路,感慨良多——“我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文化人到革命战士★★”★★★!成仿吾老校长担得起『革命文学』和『革命战士』沉甸甸的内涵★★★。谢学友知道成仿吾先生之大名是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郭沫若先生连在一起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处于文艺复兴时代★★,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创造社』的三位健将★★★,犹如天马行空,横空出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人民大学在冀校友甲辰雅集演讲,音频整理:李云飞★★★;文字校订:焦浩楠★★★,2025年1月22日)

  石家庄解放以后,华北联合大学来到正定,1948年,酝酿把在邢台的北方大学与在正定的华北联合大学合并在一起,这样,无形之中★,中国人民大学就多了一个渊源★★★,这是范文澜先生担任校长的北方大学★★。兼容并包,有容乃大。

  二十多年来,谢学友致力于描绘当代中国学术地图,也就是说,梳理学术脉络时★,应当注意四个面相——汉学与宋学★★,中学与西学★★★,家学与师承★★,官学与私学。这里想就官学与私学谈一点浅见,历史的纤绳荡悠悠,『学在官府』与『学在民间』两种传统★,源远流长,经常呈现『零和博弈』——干强枝弱★★★,则表现在『学在官府』★★,枝强干弱,则表现为『学在民间』,葛剑雄先生曾以『统一与分裂』为指标分析中国的思想的生态★★。民国政治呈现『干弱枝强』★★★,『学在民间』的风气很盛,新中国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干强枝弱』,『学在民间』的传统,一段时间,似已绝迹!

  中国人民大学在冀校友 2024年会★,选在这个日子★,十分合宜。前两天——12月26日是毛润之诞辰,后两天——12月30日是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吴玉章先生诞辰★★★,这个时间非常好,真的是殊胜因缘。毛润之对陕北公学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那个时候正在酝酿《论持久战》,思考并解答——中国何以不会亡?

  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南京大学的胡福明老师慢慢成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一作者,以至于大家淡忘了吴江和孙长江两位先生★。这篇经典文献的知识产权,一个人也好,三个人也罢,吴江,孙长江★★,胡福明★★★,都与中国人民大学有殊胜的因缘。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要比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短四十来年★,但是,并不寻常,同样经历了光辉岁月★★★!陕北公学包括后来的华北联大★,一直由成仿吾先生主持校务,石家庄解放以后,华北联大进驻正定★★★,1948年,邢台的北方大学奉命进驻正定。两所学校合并之前,当时拟定的校长是一位老先生,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范文澜与郭沫若、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并称马克思主义史学五大家,谢学友习惯称为『五朵金花』。

  吴江,孙长江,胡福明,三位先生,不是把『实事求是』视为空洞的口号★,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犹如一艘马力十足的破冰船★★★,冲掘旧思想之藩篱,可以说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了不得。

  陕北公学是延安特区继抗日军政大学之后被中华民国政府所承认的第二所高等学府★★,后来的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建了不少高等学府,比如★★★,鲁迅艺术学院。对鲁迅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认为大先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特殊独一人,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为了纪念鲁迅,因此,创设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个单位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这是1939年的事情。

  抗日战争期间涌现的联合大学,命中注定,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最后实在走不动了★,西北联大的师范学院就扎根兰州了,就因为有这么一段当身际遇,西北师范大学取得了与北京师范大学同一天举办校庆的资格,为什么?因为它有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渊源。那时候不叫『北京师范大学』★★★,而称『北平师范大学』★★,但是,这个学脉,这个校史★★,北京师范大学也认可。西北师大,实际时间并不长★★,但是它能往前捯★。

  上图从左至右,第一位范文澜先生,北方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第二位老前辈吴玉章先生,华北大学校长★★★;第三位成仿吾先生,陕北公学和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第四位,华北大学党委书记、教务长兼一部主任——钱俊瑞★★。钱俊瑞曾经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无锡民众教育学院,钱俊瑞学问起步于陈翰笙先生主持的『无锡社会经济调查』,新四军时期九死一生,劫后余生。

  『创造社』乃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之一,与之相照应,此前,还有一个『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本着现实主义理念,『创造社』本着浪漫主义理念,郭沫若,郁达夫两位先生,将生活情调与文学写作融为一体,非常之浪漫。『创造社』的健将皆有留学日本的当身际遇,老辈成仿吾★★★,曾在日本留学长达十一年!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三位有志于文学的青年,与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特殊独一人——周树人先生,殊途同归,最后把启蒙当作自己的志业!

  各位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其实有三所联合大学,现在最知名的就是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其实★★★,西北大地还有一所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合并而成的『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辗转陕甘★★★,落脚兰州★,『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为甘肃兰州留下一所『西北师范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云南昆明留下了一所『云南师范大学』★;陕北公学转型升级的华北联合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呈三足鼎立之势,『华北联合大学』把薪火传给了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一所学府担得起这样的称誉,既能载入史册★★★,又与时代同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友,与有荣焉!陕北公学的校训★★,八字方针——忠诚、团结、紧张★★★、活泼★★。